我院成功承办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神经科学学术创新论坛

发布者:翁凌燕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12

11月1日至2日,“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神经科学学术创新论坛暨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和运动分会研究生论坛”在我校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江苏省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南通大学研究生院、特种医学研究院及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感觉和运动分会、诒福生物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协办。这是我院第一次承办江苏省研究生神经科学学术创新论坛。

本次论坛以“脑智融合,交叉创新:AI赋能下的神经科学前沿探索”为主题,旨在为江浙沪地区神经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搭建高水平、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昌大学、江苏大学以及南通大学特种医学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医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单位的师生代表参加了论坛。

开幕式现场

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施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介绍了学校在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进展,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神经影像、脑机接口等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为脑科学研究注入了强劲动力。施佺表示,学校将持续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借鉴专家智慧,优化学科布局,推动AI技术与脑科学、脑医学的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施佺校长致开幕辞

江苏省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张进平在开幕辞中强调,当前脑科学与脑医学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中国脑计划”已在脑基础研究、脑疾病诊疗与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全面布局,脑科学研究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他指出,本次论坛具有“聚焦前沿、鼓励交叉” “贴近实践、注重转化” “青年主导、面向未来”三大特点,鼓励与会研究生积极思考、勇于交流,将论坛作为科研生涯的重要驿站,并代表教指委向各承办与协办单位表示感谢。

张进平秘书长致辞


高永静院长做论坛筹备工作报告

论坛设置专家主题报告与研究生摘要汇报两大环节。在专家报告部分,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赵瑚、清华大学教授王贵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苑克鑫、复旦大学脑智研究院创院院长彭汉川、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韩华等知名学者,围绕“AI赋能的脑疾病诊疗精准化”、“脑机接口与类脑智能研究进展”、“智能神经影像技术应用”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了AI技术在脑科学研究与脑疾病临床防治中的最新应用,报告内容精彩、思维前瞻,激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为研究生拓宽了跨学科研究视野。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赵瑚做报告

清华大学教授王贵怀做报告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苑克鑫做报告

复旦大学脑智研究院创院院长彭汉川做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韩华做报告

论坛共收到来自7所高校的63篇研究摘要,以口头汇报(含10分钟报告4场、3分钟报告18场)和墙报展示两种形式进行交流。评审专家从创新性(40%)、科学性(30%)、汇报表现(20%)和美观度(10%)四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综合评价,重点突出科研创意与学术严谨并重的导向。经过半天的激烈角逐,论坛评选出口头汇报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墙报展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及优胜奖18名。最终,我院朱林鹏同学获口头汇报一等奖,魏浩天和林思昊同学获墙报展示一等奖。


墙报展示环节专家认真聆听同学讲解


口头汇报现场

评审专家认真聆听选手的汇报

闭幕式上,省医学教指委委员朱俐教授致闭幕辞。她高度肯定了参会学生的科研热情与创新能力,指出传统研究与前沿技术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神经科学持续发展。她勉励同学们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勇于探索新工具、新理念,走向更广阔的科研舞台,并再次感谢各承办与协办单位的辛勤付出。


省医学教指委委员朱俐教授致闭幕辞

11月1日下午,论坛还举办了前沿技术交流会。杭州斯科谱科技有限公司、诒福生物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南京顺凌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慧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牛津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及江苏新海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就样本制备、显微成像革新与图像处理技术作了6场专题报告,内容详实、实用性强。

我院副院长李霞主持开幕式,论坛负责人、我院院长高永静做筹备工作报告,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丽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同学颁奖。

(图/文:袁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