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际院士港卓敏院士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者:翁凌燕发布时间:2021-11-30浏览次数:1530





        20211129日下午,应特种医学研究院院长高永静教授邀请,来自青岛国际院士港的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卓敏教授一行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在啬园校区图书馆508报告厅,卓敏院士为现场师生作题为《慢性疼痛和焦虑的皮层突触机制》的学术报告。高永静院长主持报告会,特种医学研究院全体师生和其它学院的医学类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图一   高永静院长主持报告会


    慢性疼痛会引起大脑皮层的突触可塑性变化,这种变化与慢性疼痛的痛觉和焦虑行为密切相关。卓敏院士团队在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传递的下行调控研究中,揭示了大脑皮层前扣带回区域(ACC)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TP)是慢性疼痛重要的分子机制。团队也在积极寻找能够调控认知水平和治疗脑疾病的关键分子靶点,如激活催产素受体或者抑制下游的Ca2+依赖的腺苷环化酶AC1的活性可以治疗慢性疼痛和相关焦虑,为新药开发和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指导。


图二  卓敏院士作会议报告





    除了致力于脑科学领域的研究,卓敏院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寄情于绘画创作,用艺术的土壤滋养科学事业。现场师生在视觉盛宴中享受神经科学的奥妙,在卓敏教授风趣生动的讲述中,感受科学与艺术交汇的能量。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师生们踊跃发言积极探讨,从基础研究到新药研发,卓敏教授都给予耐心答复,现场气氛热烈。


图三   学术报告现场


   卓敏教授是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多伦多大学生理系终身正教授。1992年在美国依阿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E. R.Kandel实验室、斯坦福大学美国科学院院士R. W. Tsien实验室做博士后。2002年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正教授,是华盛顿大学痛觉中心创建人之一和基础研究部主任。他长期从事慢性疼痛的机制研究,在国际权威杂志如NatureScienceNeuronNature NeurosciNature communication, Cell report, J Neurosci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在影响因子10分以上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影响因子30分以上发表文章8篇。在过去5年中,他一直是被引用最多的中国神经科学家之一。他在从事基础研究的同时,致力于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拥有5项有关新药研制的国际及美国专利。他是第一份Online国际性痛觉研究杂志Molecular Pain主编和Molecular BrainFounding主编,王宽诚访问学者,Pfizer公司痛觉生物学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复旦大学长江讲座教授,2005至今一直担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评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