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2018年工作要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3-12浏览次数:0

2018年是学习贯彻之年、深化改革之年、规范管理之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题,以破解难题和补齐短板为重点,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营造干事创业浓郁氛围,推动“四有”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抓好重点工作落实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宣传、研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主线,作为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思政课教学、干部教育、党团校培训的重要内容,以理论宣讲、研讨会、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扎实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设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省重点学科,加强省中特中心南通大学基地、江苏高校意识形态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等理论平台建设,积极筹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开展理论研究和育人实践,把学习贯彻不断推向深入。

2.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总结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事业发展的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系统谋划未来5年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战略路径和重要举措,全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

3.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成立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建设任务,明确目标、内容、举措、分工、预算,开展工作评估,迎接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年度考核。加强部省市共建,与地方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拓展更大发展空间。

4.优化校区功能定位。梳理现有办学条件总体情况,修编校园总体规划,调整校区功能定位,明确时间节点,出台各校区办学功能定位方案,实质性推动资源整合,着力解决资金短缺难题,为学校基本建设和内涵建设努力创设条件。

5.精简机构减员增效。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学院班子履职情况的考核力度,充分挖掘潜力,激发办学活力。以提高用人效益为核心,精简机构设置,制定岗位聘任办法及实施细则,开展岗位聘任工作。开展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分流机关人员,充实基层一线,到“十三五”末,机关人员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6.深化绩效工资改革。推进分型管理,实行以型定编。建立学校层面的基本工作量制度及业绩分积分体系,更加突出业绩与贡献导向,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实现优绩优酬,激发教职工创造活力。积极改善民生,提高教职工待遇和福利,确保教职工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5%。

7.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需求等为导向的资源分配和投入机制,把有限的资源用到事业发展急需的地方。推行公用房定额调配有偿使用制度。推进内部控制建设,防范各类风险。

8.强化规范管理。根据“继承、完善、创新、提高”的总体原则,开展新一轮的制度修订与完善工作,让管理出成绩,管理出效益。全面梳理现有的各项制度,及时清理调整与“四有”大学建设不相适应的制度,加快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制度,形成符合“四有”大学和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制度体系。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氛围。

二、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9.开展“教学创新年”活动。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制定《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修订《教学工作业绩分和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健全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订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方案,细化问题和解决措施,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做好教学督导换届工作。

10.优化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由资源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制定《专业优化调整方案》,建立专业改造、调整、退出机制,2018年招生专业控制在85个左右。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力争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等专业通过认证。接受省新专业评估、专业综合评估。建好省品牌专业,发挥品牌专业引领作用。

11.推进产教融合。探索新工科、新医科、新教师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新工科建设要面向产业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推广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新医科要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整合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推进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提升岗位胜任力,形成医教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新教师教育要重视师范生师德培育,强化师范生教师基本功训练,优化UGS协同育人机制。继续开展农村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

12.重视教学内涵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以“跟进式”教学为指导,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创建高效、魅力、智慧课堂。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开展专业核心课程评估;建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7门以上、国家级1门以上。建成本科专业(类)主要课程试题库。做好省重点教材建设工作。加强国家级、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与管理,加快省级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共享平台和项目建设。

13.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管理实施办法》,重点备战“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赛事,力争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银奖以上奖项,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争取金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以上。建立健全“多元融合”教育课程体系、“多元分类”训练体系、“多元协同”体制机制、“多元共享”保障机制,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14.促进杏林学院改革发展。以迎接教育部评估验收为契机,加强内涵建设,修订完善2018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完善2018年新增专业申报和评估工作。明晰发展定位,完善体制机制,对照《江苏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验收工作实施方案》,认真查找自身不足,积极创造条件,做好整体迁入启东校区的准备,满足管理模式、独立校区等验收要求,确保顺利通过合格验收。

15.做大做强继续教育。出台《继续教育目标考核方案》,不断扩大继续教育规模。创新招生工作方式与途径,深化与艰苦行业和校企合作招生,加大与高职院校合作,积极实施远程教育平台和网络课程建设。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稳定自学考试办学规模。继续教育上缴学校收入在2017年625万元的基础上增长10%以上。

三、实施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工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6.大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优化学科布局,加强ESI前1%学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省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培育学科建设,统筹规划做好下一轮新增学位点的建设工作。落实ESI学科培育建设举措,推动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排名继续前移,工程学进入前1%行列,药理学及毒理学学科潜力值提高10%以上,化学学科潜力值提高5%以上。以提升学科内涵为重点,探索开展基于学部制的学科整合试点,加快形成学科高峰高原。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二期项目确保顺利通过验收,积极做好三期项目的申报工作,力争有更多项目入围。8个省重点学科要做好充分准备,确保顺利通过中期检查。组织参加教育部学位点合格评估,开展学位点自评和专家评审。

17.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与培养机制改革。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与培养机制改革,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启动实施“硕博连读”制。制订绩效为导向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办法。实施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核;严格开展研究生中期考核,实行研究生的分流淘汰。建立导师遴选机制,严格导师增列、上岗资格审核,加强师德与业务培训。加强教学案例库和精品课程建设。培育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和示范联合培养基地。加大研究生海外研修和国际学术会议资助力度。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执行学位论文查重、100%盲审、盲审结果处理等规定。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

四、倡导和开展有效科研,提升服务地方能力

18.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制定《科研业绩分计算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提高科研的投入产出比。自然科学研究要加大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科技人才项目申报支持力度,提升承接重大、重点科技项目能力,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项,纵向科研经费6800万元,授权发明专利230项,争取国家科技进步奖取得新突破;积极支持“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和“南通先进通信技术研究院”建设;启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为申报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打好基础;培育一批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获得国防军工保密资质认证。人文社科研究要提高科研组织化程度,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纵向科研经费630万元,力争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加强省中特中心、省重点培育智库、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等文科平台建设,推进人文社科高级研究院建设,打造“江海高层论坛”学术交流品牌。

19.提升服务地方和行业水平。围绕地方行业产业需求,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坚持“系统化规划、精准化对接、制度化落实”,项目化推进产学深度融合,服务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拓展服务交通行业的内涵,深度融入南通中央创新区建设,围绕国家、行业及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前瞻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扎实推进通科微电子、阿里云大数据产业学院建设。加快推进崇川区高校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技术转移体系。强化科技园孵化功能。横向科研经费到账4400万元。

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20.完善高层次人才引培机制。建设海外人才工作站,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论坛和人才专场招聘,建立“以才引才、全员引才”模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校内潜力人才数据库,统筹实施人才培育工程,促进校内优秀年轻人才快速成长。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探索人才特区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柔性薪酬体系,激发和释放人才活力。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加大创新团队凝炼、培育和支持力度。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各类人才工程,新增国家级人才2-3名、省部级人才3-5名。

21.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大力推进“博士化”、“国际化”工程。继续支持和鼓励教师攻读海内外重点高校博士学位,引进博士100名以上,其中海外博士(后)30人,博士化率达到50 %。继续选派100名左右教师到境外研修,国际化率达到30%。发挥博士后流动站的人才储备作用,扩大博士后招聘规模。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文件,制定2018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完善教师岗前培训,启动实施“名师工作室”制度,成立教师发展联盟,探索教师专职培训制度。

22.加强人员规范管理。加强人员管理,推进校内公开招聘,制定新进人员管理办法、离岗创业人员管理办法,及时清理长期离岗人员,完善人员流动机制。

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23.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为通大代言”、“学习身边榜样,争做最美通大人”等活动,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进学风建设。以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为抓手,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24.完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以德育跟进、教学跟进、管理跟进、服务跟进和实践跟进“五位一体”的理念完善学生工作管理。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实施精准资助,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构建“一体(《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修课程)两翼(团体辅导、“走进心灵”系列心育讲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学生管理信息化系统、易班发展中心和学生事务大厅建设,发挥好学生“四自”作用。

25.认真做好招就工作。制定2018年招生工作方案,改进招生宣传工作方式,加强网络新媒体宣传。拓宽重点领域就业渠道,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职工参与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加大就业创业指导与帮扶,促进毕业生薪酬水平提高,确保考研升学率20 %(其中出国深造率不低于1.5%),毕业生初次总就业率85%,年终总就业率98%。承办交通运输部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

七、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

26.实施教育国际化工程。拓展海外友好关系,着力与重点合作院校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合作关系。推进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法国亚眠工程师学院、意大利乌迪内大学、爱尔兰利莫瑞克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组织实施中美1+2+1本科双学位项目。积极推进孔子学院建设。延请和聘用外籍专家和教师60余名,加大海外博士后引进力度。为教师、学术骨干等因公出国提供更好服务。拓展新的学生海外交流项目,扩大学生海外学习规模。鼓励、支持学院承办国际学术会议。

27.做好留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留学生招生方案,拓展留学生专业,提高留学生教育层次,逐步扩大留学生国别,稳步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在校留学生达到750人。推动留学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按教育部要求实现留学生与本国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做好留学生安全稳定工作。

八、实施优质服务保障工程,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28.做好校友会基金会工作。推进南京、云南和浙江等地成立校友分会,在条件成熟的其他省市开展分会筹建工作。加强沟通联络,主动服务校友;联系校友助力学校建设发展。完成新增理事、监事备案和基金会法人更换工作。加强校友会基金会工作平台建设。

29.做好财务审计工作。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保障重点建设需求。合理配置财务资源,防范财务风险。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创新服务手段,全面推行网上预约报帐。推进经济活动内控机制建设,迎接上级专项检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做好综合审计、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和招投标工作。

30.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监督管理。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做好分析测试中心CMA资质的申请与建设工作。

31.项目化推进基本建设。启动主校区规划中未建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启东校区二期工程如期交付使用,积极推进三期工程建设。青年教师周转公寓1号楼确保6月底竣工验收。启动校地共建“通大创业街区”,力争年内开工兴建。与中央创新区对接,做好体育馆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配合南通市水利局在汛期前完成裤子港河(南通大学主校区段)改造工程。

32.深化后勤管理改革。制定后勤承包方案,提高后勤保障效能。完善学生公寓6T实务管理,打造精品7S样板食堂,筹建中央厨房,推行APP在线派车系统。

33.提高信息化水平。加速智慧校园建设,推进信息共享。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建设校园网络安全体系。维护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教育技术支撑与服务。

34.做好图书档案和期刊出版工作。实施智慧图书馆建设子项目,扩大启东校区分馆服务功能,定期发布ESI学科分析报告。以创建“省档案工作四星级单位”工作为目标,全面做好档案工作。持续打造期刊特色,以特色带动学术刊物质量的提高。

九、抓住健康中国战略机遇,不断提升附属医院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35.加强内涵建设,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继续坚持以医疗服务为主体、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强体健翼”发展战略,全力冲击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加大领军型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区域救治中心建设,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夯实医联体建设,科学规划医院规模与整体布局,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完善精细化管理机制,推进基本建设工程,为跻身全国医院百强榜增添新动力。

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36.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精神,利用全国两会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事件,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召开2018年南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年会,推进党建与思政理论研究。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评选2018感动校园人物(集体),举办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开展学院文化建设观摩学习,选树“学习身边榜样,争做最美通大人”优秀典型。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放大“莫文隋”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的育人效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与管理。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37.加强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全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三个议事规则,完善“三重一大”议事决策机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和规范二级党组织设置。开展二级党组织换届。开展基层党支部换届。开展标准化支部建设和评估,以“基层党建工作纪实系统”为抓手,抓好“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的全程纪实,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行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运行机制。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开展“最佳党日活动”和“两优一先”的评比表彰。抓实抓细党员发展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加大在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推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

38.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修订《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定》《科级领导干部管理办法》,出台《推进处级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处级领导干部容错纠错实施细则》,把从严管理干部落到实处。出台校院两级联系和服务人才制度,加强科技镇长团选派和考核管理。围绕干部政治与业务能力提升,开展处级后备干部、党外中青年骨干、行政干部(正处职)、党支部书记等各级各类培训班。

39.加强作风建设。严明换届纪律,坚决整治不正之风。坚决执行中央八项、省委十项规定精神,开展反“四风”检查,加强节假日抽查力度。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执行机关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开展机关作风专项督查。严控“三公”经费,定期开展自查。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调研,注重调研后问题的落实反馈。

40.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督。修订《南通大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落实。对照巡视整改要求,抓实抓细问题整改,切实巩固巡视成果。巡察二级单位,重点对国有资产管理、选人用人、科研经费、经济活动内控机制进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评估。科学运用监督执行“四种形态”,做好问题线索排查处置工作,坚持“一案双查”。出台《中共南通大学委员会巡察工作办法》,对二级单位进行巡察。深化廉政研究中心校地合作,提高廉政研究水平。

41.创建和谐校园。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开展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系列活动,支持和帮助各统战团体完成换届,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做好群团工作,召开三届三次教代会和二届三次工代会,召开第三次学生代表大会。做好离退休老同志和关工委工作。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突出抓好政治稳定,巩固深化“省平安校园示范校”创建成果,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